為進一步推進我校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實處,11月6日下午,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藝術學院等10個學院召開了課程思政建設線上研討會,會議主題為整合校內外資源,助推我校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
會上,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馮月明首先介紹了本次會議是在不久前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的背景下召開的,學校為深入貫徹落實文件精神,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對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工作提出了要求,馬克思主義學院在積極建好思政課程的基礎上,聯合各個學院共同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此次在征求意見、綜合考慮的基礎上先聯系了10個二級學院,后面會考慮再聯系其他二級學院。
教務處處長陳偉在介紹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和我校課程思政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對照“雙高?!睒酥拘猿晒ㄔO、《江蘇省“十四五”職業教育發展規劃》重點工程任務清單中涉及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的相關內容,詳細介紹了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安排和工作計劃。她表示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要形成雙輪驅動、同向同行、協同配合的態勢,希望通過此次會議推動專業課教師和思政課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中的團結協作,實現優勢互補,結合課程深入提煉思政元素,提升教書育人質量。
與會10個學院的領導也分別介紹了各自學院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經驗、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并紛紛表達了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建課程思政的意向和設想。其中,醫學院副院長熊彥圍繞該學院課程思政建設中“紅醫精神”的品牌打造及其相關實踐成果,介紹了專業教授+思政教師合作團隊、“‘紅醫精神’我踐行”系列活動、“紅醫精神”+三類課堂育人模式的課程思政建設經驗,并提出“凝練育人特色、孵化教學成果,創新育人機制、拓展平臺載體,推廣育人經驗、促進成果轉化”的工作設想。園林園藝學院院長王奎萍介紹了學院根據專業特色確定專業思政目標的創新做法,園藝技術和休閑農業專業依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著力培養“下得去、留得住、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素質農業技術技能人才;園林技術和風景園林設計專業依據生態文明美麗城市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戰略,培育“有匠心、會匠知、善匠技、勇創意”的現代園林工匠人才。資環學院副院長王丹從“主題熱、平臺多、優勢突出”三個方面談了學院思政課程建設的優勢,同時也提出了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諸多困惑,如找思政點找不到、講思政點講不透、現有課程思政建設不成體系,提出“以點帶面、重點突破,凝練品牌、提升形象”的建設策略。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仇文利表示,10個學院已做的工作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機械學院的“石榴花精神”、醫學院的“紅醫精神”、土木學院的“砼心文化”、師范學院的“黨建引領課程思政”、藝術學院的“藝術+思政”等給了大家很大的啟發。仇文利著眼學?!笆奈濉卑l展目標,就合作共建提出四點建議:一要運用系統思維,實現重點突破;二要緊抓實踐育人,打造我?!叭恕惫ぷ魈厣?;三要增強協作利他意識,將小我融入大我;四要堅定協同育人信念,全力以赴共創美好未來。
最后,馮月明對研討會進行了總結,期望能夠與各學院達成合作,為開拓學校和各學院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新局面貢獻智慧和力量,同時從中汲取營養,反哺思政課程建設,突破傳統就思政講思政的課程模式,將思政與專業特點深入融合,不斷提升思政課程建設水平,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耦合聯動,形成二者協同育人機制。他表示,會后馬院將積極按照本次會議精神抓落實,逐步與相關學院開展合作,為10個學院分別配備2名思政課教師,參與各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工作。
本次會議在“共建共研共享”理念下圓滿結束,馬院全體教職工將借助此平臺,在學校課程思政的高質量建設中作出應有貢獻。